济南发布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征求意见:2035年将建成“五大区域中心”

时间:2022-10-29 16:54:50       来源:海报新闻

10月26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面向社会征集意见。拟确定济南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北方新动能增长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等四大战略定位。

战略引领,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

《规划草案》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开创新局面;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到2050年,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成为活力迸发、开放进取的创新之都、人文厚重、包容大气的泉韵名城,绿色智慧、幸福宜居的生态典范。

细化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方面,济南将坚持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绿色可持续战略、新动能培育战略、城乡高品质战略。其中,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由建设综合一体化开放枢纽、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铸就世界文化交流中心组成;绿色可持续战略则将系统优化生态格局、稳固保障高效农业格局、筑牢城市韧性安全格局;新动能培育战略以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保障新动能发展空间为支撑点;城乡高品质战略包括提高城乡公服品质、塑造绿色公园城市、营造魅力活动空间。

与此同时,济南将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发挥门户作用,为沿黄城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记者了解到,济南将共同抓好大保护,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样板区;依托沿黄大通道融入区域战略,建设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

此外,在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中原城市群协同方面也规划了具体的实施行动路径。济南将深度对接京津冀城市群,深化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新兴产业、能源、港口、环保等领域合作,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服务和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充分联动长三角城市群,抓住地区科创成果外溢转移机遇,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吸引集聚优质产业资源。协同协调中原城市群,探索建立功能对接、产业互补、市场共享的合作方式,促进产业分工合作。

空间协调,构建全域开发保护格局

《规划草案》将济南构建“山河交融、中心引领、副城支撑、双星协同”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以“南山—中城—北田”的自然地理格局为基础,统筹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锚固以泰山北麓生态屏障区和黄河生态文化带为核心的全域开发保护本底。

在未来城市空间格局上,强化主城的核心引领、副城的辐射支撑和两县的门户带动作用,即构建“一主一副,两城三轴多圈”的市域城镇格局。

主城范围包括中心城区与济阳、章丘和长清主城片区,是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主要承载区。“一副”副城包括莱芜、钢城两个副城片区,是支撑济南辐射带动鲁中、鲁南的副城区、省会城市副中心。“两城”即南部平阴县、北部商河县,是支撑济南向北与西南方向辐射的相对独立的门户型节点城市。“三轴”即由主城向北、东南、西南方向辐射的三条发展轴,引导差异化城镇功能集聚,完善城乡功能组织。“多圈”即城镇圈,作为郊区空间组织和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发挥外围城区、县城和重点街镇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创新引领,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通过构建“两廊、两核、五区、多点”的创新空间结构,打造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两廊”即京沪创新走廊及齐鲁科创走廊,承接京沪科创资源,争取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建设央企研发中心集聚地,带动沿线创新区向科技创新“强载体”升级。

“两核”则指齐鲁科学城和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核心区两大创新核心,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和人才集聚高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建设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

“五区”是将高新区核心区、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片区、龙山国际创新城片区、长清大学城——创新谷片区、莱芜高新片区等5个创新区,打造高等级创新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围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搭建多个创新集中承载区,形成一批具有示范价值的创新创业共同体。

通过构建“4+4+X“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来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

以推动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为抓手,促进现代商贸、医养健康、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提质增效现代服务业,打造国家级现代服务经济中心。

关键词: 国土空间 济南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国家中心城市

频道推荐